瀏覽次數 7 2016年12月15日 15:33:01 麗江東巴谷生態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
請大家緊緊跟著我,我馬上要帶大家去探尋一個名叫“他留人”的少數民族,那神奇迷人的他留風情和文化。
請各位朋友抬起頭來,看一看那房屋雪白的石灰墻上,為什么會留有兩個黑洞洞的小孔?大家不妨發表各自的意見,想想,是暸望孔呢,還是舊時代土匪猖獗,看家護院的槍眼?
由于我們所要探尋的“他留人”是個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,關于山墻上兩個小洞這個問題,我們暫時答不出,這不奇怪。我要告訴大家,這墻上的小孔,是聯系少男少女的,小伙或成年男人,要走向女孩、婦女,這個小孔作用非同小可!請大家注意,這小孔房屋所在的位置——緊緊靠近大門。
請大家上臺階,走進他留人家的大門。進了大門,來到灰石板鋪成的長方形院子里,我們不忙去看其他,先要看緊靠大門北邊的這兩間小平房,解答我們在大門外提出的問題。這兩間小瓦房,他留人稱“青春棚”,青年的青,春天的春,瓜棚、豆棚的棚。也有人叫“姑娘小屋”的。他留人有個古老風俗,小姑娘在成人前穿白裙子,成人后穿黑裙。14歲的女孩,穿上黑裙子,舉行了成人禮后,家中的父母要在緊靠大門的院子里,給姑娘蓋一所小房子,讓姑娘單獨居住,有幾個姑娘,就蓋幾所房子,叫姑娘在里屋接待小伙?!扒啻号铩睘槭裁匆h離父母居住的正房,緊靠大門呢?他留人做父母的,可謂用心良苦!
請大家走進青春棚。照片下面這個小孔,就是我們在門外看到的小洞。它是做什么用的呢?原來,是信息的傳遞孔。在他留人居住的永勝縣六德鄉的他留大山上,每到夜幕降臨的時候,分散居住在山溝山頭各處的他留小伙,或結伴,或獨行,舉起松明火把,就要外出去走訪女友,他留人把這一行為叫“串棚子”。小伙走了很多崎嶇不平的山路,到了姑娘墻洞外,有三種左右的傳遞方式:一是唱情歌,二是彈奏樂器,三是把一根竹桿從洞外塞進來。后一種比較簡單直觀,如果姑娘房中已有人,將你塞入的竹桿推出,你就走人得了,反之,如留下竹桿也就留下了你;另兩種很浪漫情懷,能否打動女孩,全看你的藝術細胞。因為青春棚緊靠大門,姑娘要留宿誰,打開大門放誰進屋就行了,父母的用意,正在于此。
你們看,青春棚里設施很簡陋,除了一張木床、一張木柜,其他什么也沒有。小伙被姑娘放進屋后,坐哪呢?不,他什么地方也沒得坐,小伙進屋后,就直接上姑娘的床,和姑娘睡進同一個被窩,兩個人睡在一起談戀愛。有人說,他留人的愛情叫“睡式愛情”,兩個人睡在一起,自由自在,不說是“零距離接觸”,也是近距離接觸,一個女孩主動選擇對象,包括對方的身體氣息、鼻息、睡姿等,她都會體驗,從而從眾多的小伙中選就她將來最理想的丈夫。
說到他留人自由的戀愛和婚姻,就不得不說他們“過七關”的婚前教育。不論姑娘還是小伙,凡是家人認為已經成人后,都要接受七關的考驗。所謂“過七關”,簡單地說,就是小伙或姑娘,從第一個晚上起,要連續七個晚上跟不同的異性過夜,經過這個考驗的男女,才有資格跟別人談戀愛、談婚配,否則會被人看不起。他留人男女“過七關”,有七種形象的比喻。過第一關,他留話叫“查廣最”,意為“獨木橋”,意思是,如果你跟第一個和你睡覺的人談戀愛,將來的生活,必將像過獨木橋一樣狹窄難行;第二關叫“查阿朱”,意為“夾筷子”,意思是跟第二個睡覺的異性定下終生,婚姻像兩根筷子一樣容易離散;第三關叫“查過羅”,意為三足鼎立的鍋莊石;第四關即四只腳的織布機;第五關叫五個音的葫蘆笙……他留人會為什么要過七關呢?有學者分析,這個古老民俗有它獨到的用意和科學性,它告訴青年男女,人上一百,形形色色,人跟人是不同的,人生的開始階段,往往幼稚無知,必須有不同的人來教育你、幫助你,只有經歷過不同的人,你才知道,什么樣的人最適合你,什么樣的人才配做你的丈夫或妻子。因為這個緣故,他留人的婚姻生活很多是幸福的,健康長久的。但也因為這個“青春棚”的緣故,他留人的婚姻、戀愛確實也是非常自由自在的,結婚前姑娘可以坐棚子,結了婚,也可以??;男人結婚前可以串棚子,結了婚,也可以再串妻子之外人的棚子,以致于有的人,一生中跟兩、三百個異性共同住宿過。這就是他留人神秘的“青春棚”文化。
出了青春棚,我們走向火房。請大家看,這是他留人傳統的老火坑。它下面是空的,可以睡只老狗或擺點雜物,上面設火塘,支有鐵三角架。在過去,他留山上貧寒的人家,一家人往往只有這樣一個火坑,全家人吃在火塘,也就睡在了火塘邊?;鹛恋牟窕饡円共幌?,靠墻的一面為尊,長輩吃、睡,另外兩側,睡的是小輩。他留的吃,傳統是他留粑粑,煎他留粑粑伴永勝油茶。油茶是用這種小土陶罐,將大米用豬油煎黃,然后放茶葉熬成的,既有米的香,也有油的香,并具雙重營養和味道。講究的,還用大麻、花生等碾碎了做成佐料拌進油茶,更其香純。坐在火坑上的,是他留人的一位長者,他叫蘭紹龍,今年64歲,是一位多才多能的工巧藝人,凡農村的木工、泥工、石工等等,無有不會的,他還會女人的繡花、縫紐等技藝,墻上的火槍等物,就是他親手做的。他是省級“民族民間藝人”,擅長三弦、葫蘆笙、口弦、嗩吶、笛子等五種民族樂器的演奏。
他留人屬于彝族的一個支系,說是支系,當然,除了語言略為接近,同屬漢藏語系彝語支,其他如服裝、飲食、住房、宗教文化等等,跟彝族有很大的差距,或者說完全不同。他們的這棟正房,也不知是哪朝哪代的誰人規定,說房子不準超過一丈四尺九,也就是不超過五米。他留人的房屋,很接近永勝的漢族,而永勝的漢族大多源于明朝初年“洪武調衛”于永勝的湖南、江西、江蘇等漢人。他留人是個農耕民族,擅種水稻,用當地產的大米,他們最拿手的飲食是“他留粑粑”。去看她們是怎樣做他留粑粑的!把大米泡好,蒸熟,再滾熱地放進這古老的石碓里舂,捏成圓形,就成了傳統的飲食。他留人視他留粑粑為上好食品,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、六月廿四,都要老少傾家而出,在統一的地點,度過他們盛大、熱烈而虔誠的“粑粑節”,祭天地、祭祖先,唱歌跳舞、通宵達旦。
他留人是個外表冷峻、內心熱烈的民族,人口六千多,他們很會娛樂,門外這三種秋千,依次是轉秋、蕩秋和磨秋,是他們最喜愛的體育鍛煉、娛樂項目,不是高血壓、心臟病和恐高癥患者,可以前去試試身手,展展英姿!